今天
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生日
97年前
誕生伊始的中國共產黨
不過是當時中國300多個政黨之一
成員最初僅50余人
97年后的今天
中國共產黨已成為擁有8956.4萬名黨員
457.2萬基層組織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
風雨兼程 初心始終未改
武漢革命博物館作為武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紅色名片”,記錄著革命先烈與武漢的傳奇。大革命時期,董必武、毛澤東、陳潭秋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活躍在革命中心武漢,他們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在武昌紅巷一帶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這里是農民革命的大本營——武昌農講所舊址,毛澤東等人曾在此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進行了十分重要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
這里是唯一一次在武漢召開的黨代會——中共五大會址,從1922年至1927年,陳潭秋在此從事革命活動,這里還一度成為湖北革命運動的指揮機關;
這里是毛澤東與楊開慧一家人最后團聚的地方——毛澤東同志舊居,同時也是當年中共中央農委辦公地,光輝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此完成。
這里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國家安全教育基地。
為了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做好各種接待和講解工作,武漢革命博物館全體工作人員對展廳內外加強了全方位的管理,在做好文明服務的基礎上,為廣大黨員干部和各界觀眾,創造安全優質的參觀環境,發揮武漢革命博物館繼承革命傳統、弘揚紅色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平臺作用,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和理想信念教育,推進廉政建設的重要陣地作用。
博物館宣教部副主任崔媛媛介紹:臨近“七一”這段時間,每天到館參觀人數更是多達5000人次。來自湖北省內外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大專院校、鄉鎮社區及民間團體,紛紛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及各界群眾,紀念黨的生日,開展“主題黨日+”參觀學習活動,進行黨史國史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在武漢革命博物館各個場館,黨旗飄揚,紅歌嘹亮,各地觀眾絡繹不絕,精彩講座引人入勝。處處可見來館參觀的各地黨員,他們高舉鮮紅的黨旗入場,身穿統一的服裝,列隊站立在莊嚴的宣誓牌前,面對黨旗進行入黨宣誓和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在近期持續高溫天氣中,處處可見辛勤的講解員老師帶領團隊開展情景教學的場景。他們每天汗流浹背,為觀眾服務的熱忱依然寫在臉上。
在農講所的大教室、中共五大的開幕式會場,武昌周周講活動如火如荼,黨員干部講政策和發展規劃,專家學者講理論和研究成果,群眾講紅色故事和身邊榜樣,武漢革命博物館講黨的歷史和光榮傳統,全面開講、分層推進、靈活多樣、持續開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群眾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據統計,在25日至30日的6天時間里,先后有來自湖北省發改委,武漢市委統戰部,武漢市檢察院,軍械士官學校,武漢理工大學,中建三局投資公司,黃岡市工商局,江漢區惠康里小學 ,洪山區珞獅路社區以及來自寶島臺灣苗栗縣的客人近3萬余人來館參觀學習。
根據博物館宣教部預約參觀講解登記本記載,定于7月1日到7月20日,前來館內參觀的團體單位和旅游團隊已有近200批次,參觀熱度持續不減。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7年,也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在七一黨的生日來臨前,“風云激蕩200年——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歷史文獻展”在武漢革命博物館如期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