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武漢市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暨大學生志愿者走進博物館活動在武漢革命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團市委、市科協、市文聯8家單位聯合主辦。來自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10所高校的2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代表與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的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
市文明辦主任嚴宏,市教育局副局長郭琳,市文化局副局長張宏斌,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汪興家,武昌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蓉,市民政局福慈處處長何小平,團市委學校與志愿者工作部部長梁爽,市科協調研宣傳部部長徐繼平出席了本次活動。
市文明辦主任嚴宏致辭
活動儀式上,市文明辦主任嚴宏就推動全市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武昌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蓉在啟動儀式號召大學生以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共同建設美好生活,傳遞社會正能量。
隨后,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為湖北省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武漢博物館、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圖書館等10家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首批示范單位代表授牌;并為“武漢大學生走進公共文化設施志愿服務隊”代表授旗。
武漢大學生志愿服務隊精神抖擻
來自武漢大學的青年志愿者王爽爽向全市的大學生發起倡議:“希望大家能夠廣泛參與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爭做暖心的文化使者,充分利用大學生的專業與技特長,提供文化藝術方面的培訓、輔導、演出等服務,用愛心來澆灌培育文明之花,爭做了解武漢、熱愛武漢、服務武漢、建設武漢的排頭兵。”
活動儀式后,大學生志愿者們集體參觀農講所紅色革命陣地,在大教室聽取中國博物館十佳志愿者之星、武漢市崗位學雷鋒標兵胡昇老師講解武漢革命遺址的故事,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馮建楠與在場大學生分享了在我館擔任志愿者的心得。
2017年,武漢革命博物館志愿服務組織己然走過9個年頭。9年來,先后有900余人參與到革博的志愿服務工作中,累積為公眾提供志愿服務時間45200個小時,年度注冊人數始終保持在100人左右。華中科技大學的莫雪盈在兩年之前成為了武漢革命博物館的一名文化講解志愿者,她說大學生們應該加倍珍惜革命先輩創造的和平、穩定和幸福并將革命精神傳承下去,每次為游客講解之后都有很大的存在感與成就感,她很開心能夠為武漢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所謂“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志愿者在博物館學習、成長,志愿服務的意識和理想也在時光更迭中傳承、傳遞。